现在年轻人结婚不办婚礼的多吗
是的,结婚不办婚礼的年轻人很多,疫情三年不能聚集,所以不少人结婚没有办婚礼,现在放开了,可以办了,但是有的感觉自己过去了,也不想再费劲了,我自己感觉结婚办婚礼没必要大办,简单一点就很好。
年轻人对自己的婚礼下手了
1、年轻人开始“删减”传统流程
“接亲游戏玩到凌晨3点,第二天婚礼全程困到翻白眼”“敬茶改口环节尴尬到脚趾抠地”……越来越多的新人选择砍掉冗长流程,某婚庆平台数据显示,65%的95后选择“半DIY婚礼”,只保留最在意的环节,比如取消车队接亲、简化婚宴桌数,甚至有人直接跳过司仪自己控场。
2、主题婚礼成新刚需
“哈利波特魔法仪式”“赛博朋克灯光秀”“废墟风露营婚礼”……年轻人把爱好直接搬进婚礼现场。小众场地(美术馆、森林、民宿)和定制剧本成为关键词,一位新娘说:“比起‘走过场’,我更想用婚礼讲自己的故事。”
3、“能省则省,该花猛花”的消费观
有人婚纱租二手、喜糖拼团购,却愿意为专属Vlog团队或小众乐队驻唱豪掷万元,网友调侃:“传统项目砍预算,情绪价值拉满格。”数据显示,2023年婚礼平均花费下降12%,但创意策划类支出上涨30%。
4、用技术对抗“社死”
怕尴尬?年轻人有妙招:线上请柬小程序替代电话催婚、AI虚拟主持人缓解冷场压力、甚至用直播打赏功能代替现场红包,一位程序员新郎开发了“弹幕互动大屏”,让宾客吐槽直接上墙,现场秒变脱口秀现场。
5、婚礼从“面子工程”变成“情感刚需”
“以前婚礼是办给爸妈同事看的,现在是给自己的回忆充值。”年轻人更关注参与者体验:给闺蜜设计专属任务卡、为父母准备惊喜信件、设置朋友吐槽大会环节,正如网友所说:“结个婚,终于不用当工具人了。”
相关问题解答
1、“现在真的有很多年轻人不办婚礼吗?感觉身边朋友都在办啊!”
答:哈哈,其实比例在悄悄变高啦!我搜了数据,像《中国结婚产业发展报告》里提到,大概有15%-20%的年轻夫妻选择“三无婚礼”(无车队、无接亲、无仪式),尤其在一二线城市更明显,不过你可能觉得“都在办”,是因为办婚礼的会更晒朋友圈,不办的反而没啥存在感~
2、“不办婚礼的人到底图啥?省钱还是嫌麻烦?”
答:两者都有!我采访过几个朋友,有人直接说“一场婚礼花掉半年工资,不如拿去旅游买房”;还有人吐槽“社恐根本不想在台上表演”,现在年轻人更看重实际体验,比如用旅行结婚代替酒席,或者只请至亲吃顿饭,省下的钱干点啥不香啊?
3、“爸妈死活不同意不办婚礼怎么办?怕被亲戚说闲话…”
答:懂的都懂!建议分两步:先妥协(比如办个超小型家宴应付亲戚),再洗脑(给爸妈看“极简婚礼”案例,强调“钱留着给你们养老”),我闺蜜就这么干的,最后只花了2万搞了个草坪派对,爸妈真香了!
4、“不办婚礼会不会后悔啊?毕竟一辈子就一次…”
答:这事儿真看人!有人觉得“没仪式感=遗憾”,但更多人后悔的是“硬着头皮办”,有个网友说:“回想当年累到虚脱、对着不熟的亲戚尬笑,还不如拿那钱去冰岛看极光!”关键是你俩想要啥——婚礼是办给自己,不是给外人围观的!
(注:数据结合了《结婚消费洞察报告》和某婚恋平台调研,案例来自真实网友分享~)
本文来自作者[语芙]投稿,不代表景泉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tlas5g.com/cshi/202504-113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景泉号的签约作者“语芙”
本文概览:现在年轻人结婚不办婚礼的多吗是的,结婚不办婚礼的年轻人很多,疫情三年不能聚集,所以不少人结婚没有办婚礼,现在放开了,可以办了,但是有的感觉自己过去了,也不想再费劲了,我自己感觉...
文章不错《现在年轻人结婚不办婚礼的多吗 年轻人对自己的婚礼下手了》内容很有帮助